EN
新闻与讲座

北京大学国家生物医学成像科学中心获评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联合实验室

2025年10月24日,北京大学国家生物医学成像科学中心正式获批成为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学仪器设备验证评价中心联合实验室。这一资质标志着该国家级成像平台在科学仪器验证评价领域的技术能力与行业价值获得权威认可,将为我国高端科研仪器的自主创新提供坚实支撑。此次获批不仅进一步增强我国在生物医学成像领域的仪器验评实力,更将为推动科学仪器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联合实验室主任由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副院长、国家生物医学成像科学中心副主任、成像设施副总工程师孙育杰教授担任。

image1.jpg

2025年10月23-24日,第一届科学仪器验证评价研讨会在杭州举行,会议期间举行了第一批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学仪器设备验证评价中心联合实验室授牌仪式。

image2.jpeg

北京大学国家生物医学成像科学中心联合实验室将重点围绕三大领域开展验评工作:

领域1:高端医学影像设备:尤其适合磁共振、分子影像、多模态超声等设备的性能极限测试、多参数成像验证及临床前研究。

领域2:高分辨显微成像系统:可为超分辨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特别是冷冻电镜)提供从分辨率标定、动态成像能力到复杂生物样品成像效果的权威验评。

领域3:智能图像数据处理系统:依托强大的计算集群和AI分析平台,可对图像处理软件、数据整合系统的算法效能与实用性进行标准化验评。

实验室依托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整合光、声、电、磁等15种成像模态,覆盖从埃米到米、微秒到年的超宽时空尺度,能够实现从分子到人体的全尺度、可视化观测。其核心优势在于其四大先进装置构成的完整技术链:多模态医学成像装置(宏观活体成像)、多模态活体细胞成像装置(介观高分辨动态记录)、多模态高分辨分子成像装置(微观原子级结构解析)以及全尺度图像数据整合系统(AI驱动的智能分析),均达到国际顶尖水平并全天候开放共享,直接服务于生命科学、医学及材料学的重大研究需求,已支撑大量用户取得科研突破。

同时,实验室注重技术的实用转化与产学研协同,链接“基础研发-设备智造-临床验证”全链条,助力国产高端影像设备研发与临床落地,提升重大疾病的早筛与精准诊疗水平。